西安演艺集团|豫剧现代戏《秦豫情》今晚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

2021/12/14 10:58:00 阅读量:

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精品豫剧现代戏《秦豫情》,今晚在古城西安再度上演,让我们共同见证秦豫人民那段难忘的岁月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秦豫情》讲述的是1942年河南发生特大旱灾,庄稼绝收,中原大地饿殍遍野、满目疮痍,300万受灾河南民众,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终在西安铁道以北地区扎根创业的故事。剧作围绕小勤初来新的栖息地奋力拼搏、艰难生存,渐渐站稳脚跟的近十年悲惨命运,描摹出逃荒移民在陌生他乡一种困厄生态并逐渐融入三秦大地那悲欢历程的跃动图像。

01 三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滚动资助项目

02 多次荣获省市级奖项 2016年度西安市优秀文艺作品奖 2017年度西安市优秀文艺创作成果奖 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 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表演奖” 2018年度全国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陕西片区)“优秀剧目奖”

03 全国巡演,惠及人数广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河南、青海、新疆、山东 等二十几个省市 演出近200场,惠及观众20余万人

向上滑动阅览 “这部戏既有激情,也很厚重,既写实,又夸张,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戏。” ——薛若林(中国戏曲文学会会长) “音乐非常出色,豫剧与秦腔的过渡很顺畅,很亲切,非常到位。秦腔中有豫剧,豫剧中有秦腔,秦豫结合得水乳交融。” ——黄在敏(中国导演学会会长) “这部戏的最大特点是有戏,大题材、大背景、小落点,小中见大,同时又具有冲突性、戏曲性,都很抓人心,总体故事情节起伏跌宕,非常吸引观众。”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令人惊异的是,主创竟能把以小勤为主人公的《秦豫情》‘炮制’成了一碗人生的‘胡辣汤’,岂止五味杂陈!《秦豫情》的舞台呈现,令人难忘的是,把河南难民历史生活的表现雕塑化、舞蹈化,并使之具有强烈鲜明的节奏感。” ——欧阳逸冰(剧作家、戏剧评论家) “电影有商业片和艺术片之分,如果套用这个分类到戏曲上,那么《秦豫情》绝对属于艺术片。它没有政治功利,没有主题先行,没有为了某种理念而喋喋不休地说教,而是用一种十分真诚的、充满激情的心态向我们讲述1942年河南灾民大迁徙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温婉动人的真实历史……  ——姜志涛(《中国戏剧》原总编、知名戏剧评论家)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满贯”原创剧目《秦豫情》讲述了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分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饥荒遍及河南全省110个县。据估,1000万众的河南省,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大迁徙,一担两筐逃荒来陕,艰苦创业,最终落地生根的故事。 该剧围绕女主人公小勤初来长安奋力拼搏,终于站稳脚跟的近十年悲欢命运,描写了逃荒移民在他乡艰难生存、逐渐融入的奋斗历程,着重表现了以河南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于担当、乐观进取的“扁担精神”,也体现了以陕西人为代表的中华大家族相互包容,风雨同担、和谐共生的凝聚力。

面对沉甸甸却或被遗忘的那段历史,《秦豫情》主创团队从打造精品、通往经典的角度出发,自推出以来不断优化改进、反复打磨,通过舞台实践实现表演上的提升,进而找到戏曲化与形式化相平衡的最佳支点,构建出最新的表演艺术体系。以满满的正能量,厚重的历史画面和坚韧民族精神,让观众在戏剧的悲欢离合中同频共振,在历史深处欣赏底层百姓生命礼赞的绚丽画卷,在现代与传统的协奏中聆听荡气回肠的时代壮歌。

12月14日,14:30,19:30 我们邀您共同感受 在极端岁月中的 那些喜怒哀乐、生死离别、悲欢离合

取消 发评论

发送

登录帐号,方可评论